由位於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發起,主策展人馮博一構思策畫,自2008年起每年進行的「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目的在建立一種地緣文化意義上的制度化「交流機制」,,以藝術為媒介,經由交流機制設定不同主題、方式連結大陸港澳台四地策展人與藝術家,聚集各自獨特的地域性格以及個體自主開放的藝術能量。
繼《出境》(2008)、《蝴蝶效應》(2009)、《1+1》(2011)後,本次2012年延續交流過程中的共同性與差異性,將展覽總主題命名為「四不像」,「四不像」為原產大陸的特有動物「麋鹿」,因其外觀像是四種不同動物的結合,其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俗稱「四不像」。主策展人馮博一故以此隱喻兩岸四地不同的地緣政治與文化藝術發展現況。
本計畫邀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等4地活躍的策展人,分別為陳育強(香港,負責大陸單元)、張晴文(台灣,負責香港單元)、朱焯信(澳門,負責台灣單元)、林帆(大陸,負責澳門單元),圍繞著交流的概念,由受邀的策展人挑選各自感興趣的「異地」藝術生態,並挑選3-4位選定地區的藝術家作品參展,分別策畫與自己所屬不同地域的單元主題展,由這4個單元展構成2012年的「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
參與計劃的策展人由在地的文化背景與策展經驗,以旁觀者的視角來考察、瞭解與判斷異地的當代藝術狀況,最後透過展覽的具體形式,展現4地策展人在跨地域合作間所組構的對話與交流,強調在策畫過程中從主題、藝術家與作品挑選的差異性,從而觀察各地藝術家因生長環境與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反應在藝術作品的主題內容,抑或各地藝術家在面對相似的社會現象時,藝術家如何以藝術為媒介方式進行積極的行為與關照。
《四不像-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2012)》展覽共14位藝術家參與,其中多為198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創作者,內容共展出22組件作品,類型涵括攝影、油畫、錄像、裝置、行為記錄等。此展覽將進行4地巡迴計畫,自2012年5月19日起自巡展首站北美館展出至7月15日,之後陸續於澳門南灣舊法院大樓、香港奧沙藝術空間、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等地依序展覽,預計於2012年11月18日完成整個展出計畫。
文/鍾汝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