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者若無法感動自己,更遑論感動觀者得其共鳴。李奇茂教授與鍾正山教授的畫作卻可引人入勝,拉近與觀眾距離,原因無他,就在於筆酣墨濃的作品中,洋溢著爽朗明亮的有情天地。他們一位在臺灣成長,一位生長在馬來西亞,兩人皆出身學院也擅長水墨創作,並都以人物造像聞名。二人雖各自在異鄉成長習藝、同時也接受吸收世界藝術思潮。
李奇茂教授1925年生於安徽省渦陽縣,作品在粗獷豪邁的筆墨中,流露出大氣魄的抒情,其人物畫在傳統的基礎上開創了新的表現風格,作品中隨處可見流露出時代的訊息。畫歷史人物的忠孝節義藉抒己懷,畫鄉情故土以慰鄉愁。不論是取材世界行腳或安身立命的土地,李教授都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不論晚歸牧童、養鴨人家、或攤前食客、歌舞少女,充分表現出那份閒逸敏銳的觀察力。就連羊群馬隊、彌猴雞群、大漠飛鷹也見諸情感的擬人寫照。近年又創作不懈,畫圓環捷運、市井小民,悉心完整詮釋對生活的體會及對社會的關懷。
鍾正山教授祖籍廣東梅縣,1935 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馬六甲書香門第。深受嚴格紮實的中西繪畫基礎訓練,而後以書法和水墨畫突出成績,領導星馬頗具南洋熱帶特色的寬廣格局。鍾教授從傳統出發但不墨守陳規,反而沉浸在中國書畫養份中,並結合西方繪畫技巧,融入南洋風土人文,以抽像風格畫出鮮明多元的表現風格。先後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創辦了五所藝術學院,對兩地的現代藝術教育作出極大貢獻,令人景仰。
數十年來,兩位前輩畫家雖各自忙碌於藝術創作及教育推廣,但一心堅持共同的理想,在不同的國度領域中,將中國的藝術種子和文化的理念辛勤散播,彼此對藝術的這份相知相惜令人敬重推崇,而兩人所經歷的藝術探索之旅,記錄了20世紀臺灣和馬來西亞水墨畫壇藝術交流的重要篇章。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在2012年開春之際,舉辦他們的雙個展,除了讓國人一同感受兩位前輩畫家的輝燦藝術風采,並紀念他們之間這段歷久彌堅令人感佩的情誼。
文/徐健銘
主辦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期:101/03/06(二)~101/04/15(日)
展廳:本館二樓201、202、203展廳
洽詢專線:(02)2361-0270
展覽網址: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22|671&unkey=20